我一看,居然是''中華兒童叢書''!
不就是國小的時候總是會被逼著看''中華兒童叢書''嗎?!
為什麼說是被逼的?
因為閱讀,對我一向都是一件艱困的事,
何況中華兒童叢書,不好笑,字太多,太嚴肅,然後還要寫心得。
我常常跳著看,靠我的想像力補齊內容,就把心得交拆了。
雖然回憶不美好,但是再次看到這系列讀物,
還真得有點懷念起來。
分享一下在網路上看到有人對中華兒童叢書的感想:
以下內容轉貼此網誌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各位「青年才俊」一定對中華兒童叢書不陌生,
一本薄薄的,約〇‧三公分厚;
一本小小的,約課本的一半大小;
沒有華麗耀眼的插圖,有的只是間單動人的圖像;
沒有酷炫突出的字體,有的只是附帶注音的標準楷書;
沒有洋洋灑灑的外國翻譯文學,有的只是本土作家精心杜撰的本土文學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都大學了,不能連國小讀物都讀不下去吧?
於是我打開其中一本,讀了一頁,一頁,又一頁....
雖然薄薄一本,50幾頁,我還是看得很久,但是覺得好扎實喔!
(大學生覺得國小讀物很扎實是怎樣...)
[ 媽!還有嗎?太好看了!我還想看!!! ]
沒想到會這麼好看,
我在想也許是因為
現在出版書籍比以前容易太多了,
有錢、有一點名聲,就可以出書,
導致整個出版界書籍,大體上來說書本品質沒提升反而下降,
很多都翻了幾頁就立刻想闔上,以免會翻太多次白眼,傷眼睛又浪費時間。
相對來說20年前,能出版真的就是要有內容內涵,
經過多次反覆的修編和真誠的態度,才能被看見。
也難怪我一看就知道是好書。
我看的系列是介紹台灣美術家,
作者對於美術家們的介紹和見解都蠻貼切詳細,
也進一步能引發人思考。
而且書本最後還有提一些問題要讀者想一想,
想當初國小要是看得下去現在一定不得了。
之後幾篇網誌我會打上這系列書籍的閱讀心得。
希望能有所長進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